自学手语为聋哑人当“翻译” 她是聋人的“心灵引路人”
吾声家政聋人收纳师爱心企业有一位手语老师-吴娟,沟通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。而吴娟的出现,将无声和有声世界架起了一座桥梁。
在重庆吾声公司工作的时间里,吴娟自学手语为聋哑人当“手语翻译”,帮残疾员工排忧解难,引导他们走出生活困境。在残疾员工的心里,吴娟,平时的守护与陪伴,吴娟已经成为残疾员工不可或缺的“心灵引路人”。
吴娟与残疾员工相处的时间里,已成为他们的“心灵引路人”。
右手食指与大拇指划成一个圈,放在左手心,上下晃动两下,再将两只手互相撑着,比划出屋顶的形状,便是“财务部”的手语表达。与吴娟交谈时,她笑着跟记者比划。
吴娟说,2021年刚到公司时,因不熟练手语,与聋哑同事交流甚是不便。
吴娟所在的公司是一家聋人福利企业,拥有20多名聋人员工。
平时,公司只有吴娟个既识字又会手语的。需要和聋哑人沟通,只能依靠她传达。
刚开始,她跟着公司里一些识字且会手语的残疾员工学习简单的手语,再后来上网学习。慢慢地,吴娟基本掌握了手语表达。
吴娟还组织公司管理层一起学习手语,掌握一些日常用语的手语表达,以便更好地与聋人进行沟通。
手语培训也随之成为公司每月的“规定动作”。
“学手语是为了理解聋人员工们想表达什么,然后再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给出反馈。”吴娟说,现在习惯了用手语表达,明明家里面没有聋哑人,偶尔也会习惯性地比划。
让“受伤”的人重拾信心
吴娟帮助过的残疾员工很多,与残疾人相处十年时间,吴娟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办法。
“要把自己摆在他们的角度,从关心的角度来引导他们。”这段时间里,吴娟曾经的急脾气被慢慢抚平,成了残疾同事的知心人。
残疾员工遇到困难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找吴娟帮忙,在他们心中,吴娟就是家人。
“残疾员工的心灵非常脆弱,尽管有时他们做错了事,也不能用过激的话语,要用关心的方式慢慢引导,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错误,再告诉他们要承担的后果。”吴娟说。
为残疾人忧而忧,为残疾人乐而乐。这是吴娟参加工作以来,对她最好的写照。也正是如此,吴娟收获了残疾聋人员工们的信任和依赖,成为他们最温暖的港湾。
为您和家人提供更专业的就医服务